最近发现《疯子的呐喊》(也就是shoutmix)不能操作了......要操作,要付钱。
有些失望。毕竟那是《疯小孩》开张时就使用的。那里有有很多留言,都非常珍贵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朋友都不爱往post comment留言,都把话说在shoutmix。应该是他们不懂怎么在post那里comment吧。从此之后,连那些小留言也没得看了T 0 T
最近多了很多广告和一些来宣传自己部落格的骗子(大多是马来人),搞到我很不爽。
原本想把那app删掉。但想了想,还不是了。就留下吧,虽然有些碍眼。
跟你讲个故事: 在马六甲有一个疯子。 偶尔弹弹吉他,打打羽球,画漫画....是他最大的乐趣.... 偶尔发发疯,上上网....真的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了.... 人家看他,觉得他是一个很“串”的人,其实...他不是这样的啦.... 他的名字叫----> *~ 疯小孩 ~* ( 本大爷!)
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
The Doubt
虽然说很多选秀节目都只是为了赚钱,为了收视,但不能否认,这些节目都成功将一些平民变成了大歌星。《超级星光大道》这节目,我只关注第一届。
自从杨宗纬弃权之后,林宥嘉得到的那冠军头衔一直被质疑。某网民说,每一场比赛的分数和结果、裁判、讲评,都在主办当局和电视台控制之下。我蛮相信这点的。有时候翻开报纸,看见一些报道说网民说的什么时,都会让我觉得很不现实。互联网就像一个垃圾桶,而乱评的网民就像制造垃圾的人。发言嘛,顶多是被反驳,最多关了电脑就一了百了。但是他们没想过,他们那些口之心快,不吐不快的言论,吐了出来上了可以伤害一个人的心,可以打击了一个人的信心,很久很久……但不到几天,网民或许就已经忘了自己曾经在键盘上敲了什么键。
我觉得……他曾经怀疑过自己,总觉得这冠军头衔是主办当局买给他的,不真正属于他的。但之后,他还是照样出了专辑,继续努力的唱。因为他知道,还是有人承认他,承认冠军得手是实至名归。所以,他为喜欢他的人而唱。可能他知道,音乐是很主观,很抽象的东西吧。做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尽管说出来的时候是很有风的(但这种风已经不吹了)。有时候不是为了耍性格,而是没别的办法了,因情势所逼。但这总比说出来的那种好。
我喜欢林宥嘉的歌。虽然不是全部。
其实这话题已经是过期了。但旧题重谈是因为有感而发、也或许是我想太多了。但是不是冠军不重要,因为某些人,总会在某些人的眼中是冠军。
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
朋友,以后的老朋友
今天三点多就骑脚踏车离开家去店,拿车,到Hotel Puri去。








离开家的时候,四姐问我要去哪,我说表演。她说哪里表演,我说hotel puri。她说表演什么,我说:自…自…弹自…自…自唱。然后我走了。
到了店,大姐问我要去哪,我说表演。她说哪里表演,我说hotel puri,她说表演什么,我说:自…自…弹自…自…自唱。然后我走了。
到了目的地。还是有人问我,但问法不一样了:performence right? 我点了头。问问她可以坐在那沙发上吗?他微笑说可以。
学会主席告诉我4.30pm在那里集合,结果我4点就到了。他们却5点才到。
坐在入口处附近的沙发上,看着人来人往。中国人(旅行团)和白皮(家人旅行)居多,还有韩国人、马来人……有四五个中年女生坐在对面,口道粤语,讲话很快很大声,话题离不开酒吧disco和……男人。每个人都在行走。有的坐了一下子,又离开了。好像只有我一直坐着。吉他小小声地弹……直到一个印度人出现。
他走过来的时候,饭店员工和他就像朋友那样。只是,他穿的是batik。他走过来,亲切地和我聊了两句,就叫我露露两手。管它的,弹了《天空之城》。他赞我什么……这里就不方便说了XD 之后我也叫他露露两手XD 呵呵~他弹了两首曲子,我知道其中一首是西班牙斗牛曲,是我一直很想学的曲子。他在刷吉他的时候,员工说了“manager”,我才知道他的身份。柜台小姐也告诉我"he knows how to play piano,and he like singing too"。哇,强!> <'' 他专心的玩,大声地弹,完全不理会周围的游客旅客,直到弹完为止。他喜欢我的吉他=D 虽然他没听过那牌子=__= 之后我要求和他一张合照。原本是想拍到他抱着吉他的时候,记念。可是他却把吉他递回给我,说“nvm,u hold it” OK:) 之后他问我几点表演,告诉他后,他说他会去看,然后就离开了。
之后啊……buffet上了,但每个人都paiseh去吃。傻的。我第一个冲过去了XD 之后才有人来排队。哈哈哈!拿多多,然后狂吃。之后有两个form1的司仪将我是坏人= ( 然后啊……表演咯……分别三首歌。可是对我来说,没有一首及格。他真的来看了,那个manager。可是看了一下就走了(不精彩wat=__=)。表演过后,整个人很累,无精打采,只想快点回家。可是却被那两位小小司仪拦着说聊天。不久后就回家了。
OK,是播放照片的时候了。
(原本想叫他弹的XD p/s:黄牌上写着for professional only..lol.)
(墙里的patung)
(古色古香)
(乱拍)=P
(水池来的…但由于摄影师的拍摄技术极差…所以看不见美感='[ )
*~Manager of Hotel Puri & The Thinker~*
我记得我问了他:“你现在还有碰乐器吗?”
那时候是纯粹觉得他还能谈得那么流利,才这么问的。
没想到他给我答案是——笑笑,摇头。
怪不得他看到我坐在那儿玩的时候,心情是澎湃的,好像看到多年不见的老友——吉他。
不知道以后,我到了他那年龄,或许更早,我会不会以遗失现在这位好朋友。
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
达尔文
原本想关了电脑然后就睡觉,毕竟已经凌晨2.02分了。
每一次答应妈妈说要一起去吃早餐,但只有一次实践了承诺。
刚刚去看了朋友们的部落格。突然,终于,有心情发帖子了。
比起以前,最近真得很少很少写部落了。
有时候想写的时候:
却发现某些事不想让某些人知道,然后不写了。
要嘛觉得某些事太无聊了,没什么值得一题的。
有些呢,就是觉得太糗了,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。
其实,这些都带有一点点同样的因素——懒惰。
听着一首钢琴曲,键盘滴滴答答地记录。才发现到原来自己的手指还是可以那么快,哈哈哈哈哈。XD
最近很迟睡。
我一直不断地告诉自己,中六不是闹着玩的,甚至是找了一些无厘头的奋斗原因来机动自己的温习功课的细胞,但是,我一次次地——失败了。每晚闭上眼睛前,都会想想自己,然后想到朋友们都在奋斗读书,自己却无所事事上网,颓废,堕落。觉得自己很不应该。
FB是杀死我时间的凶手。一只看人家的status。笑话、人生大道理、破口骂人的、忧郁的、自卑的、广告、经过photoshop+化妆的大头照、恩爱肉麻的、想自杀的、歌曲MV……都不关我的事,看来干嘛?但还是看了,很久。矛盾吧?
朋友都说自己也是这样,很懒惰。但是成绩出炉时,证明了他们在说谎。那时候没有生气,只是被炸到罢了=.=
“进化成更好的人~”
妈,生日快乐。
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
阿脑啊,不要这样好不好?
是这样的。理科班有读过关于nerveimpulsessensoryorganstimulusrespond一大堆的东西。我现在发现了一点是,当我们的神经线受到了信息,第一时间就是传去了大脑,而大脑会很好客的无条件欢迎,然后才慢慢分析、思考、选择留着或忘了。没得选择拒绝或接受。(请不要用专业的知识来推翻,因为这不是论文)
你们明白我在说什么的吗?=.=
大脑只能在完全吸收信息后,才能去以理智去处理这些信息。
举个例子吧。我很讨厌A君。
但当我和A君聊天时,我不能控制耳朵大脑,让它们不去听或去想A君说的话。话还是会听进去的,要不要把话留着才是第二时间的事。
所以说,
一对夫妻吵架时,妻子掩着耳说:“我不想听我不想听!!”的时候,
一位叛逆少年在妈妈的唠叨下,闭上眼睛听妈妈碎碎念,然后说:“我刚才没注意你在说什么”的时候,
妻子和儿子是愚蠢的。他们只是在自欺欺人,因为他们根本是有把话听进去的。
让我再举个例子好吗?
有个人,他常说“我不会太在意R说的话”、“由于L说我的话是不好的,所以我忘得一干二净了”……语毕,那些他嘴巴说的“不在意”和“不好的话”就会即刻浮现。大脑自然反应分析得有条有理,但最后却苦了自己。因为他没忘了。不是他不要忘了,而是他没办法忘了。他很努力的去当一个不在意别人话语中的角色,但就是一次次的失败。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。或许他会被自己逼疯了。他相信(担心)会有这么一天。
到时候他就变成名符其实的疯小孩了。
我还在
我还在。站在游动对话中。
有人说,好久没看到我发的帖子了。这一点……但是没办法啊。看到他这么问是有点开心,至少还有人关心这冷冻的文字客栈。有时候以为《疯小孩》是冷清清的,感觉上好像是自己写爽,没人光顾的地方。但每一次,当秘密在这里留痕,总会在现实世界中爆开。所以写的东西都很小心(其实也没有)。原来大家都在潜水。
由于营业时间极少,客栈冷清了许多。营业时只会下几盘淡茶清菜。真的就只有那几样。对面的海鲜餐馆生意总是那么的好,每一天不一样的菜色,猪牛羊鸡鸭鹅煎炸蒸炒样样有。看看后房,老板的心跳特别快,擦着汗,想着如何上新菜拉客,担心失去了顾客的“喜欢”。
想念以前的同行道友。尤其是《贞的,没骗你》。听说她开了分行,旧屋拆了。但我知道我们都不会放弃文字= ) 希望在雪兰莪的她一如往常,安好,快乐。
客栈收入欠佳,但店长也没觉得什么。因为他的目的不是做生意。只是让为那些奔波的侠客驻留片刻歇息罢了。
我还在。只不过是远行去了。
2011年9月17日星期六
良药苦口
你知道吗?其实我和你一样。
当人群排斥你时,我了解你的感受。我试着帮你说话,但尽量去隐藏自己的历史。毕竟那并不是值得光荣的往事。
小时候,小孩都说医生是恶魔,因为比我们吃那些苦苦的化学物。“都是为了你好”,医生说。直到长大了,我们才知道是那些药帮助我们度过生理上的难关,让我们继续活下去。但是,还是有些人不喜欢医生。
坦诚是良药。
这句话,是朋友告诉我的,而他也让我深深的体会了这句话的效应。很可惜,成了一场悲剧。可能是因为我吞不下这包良药吧。或许是因为我失去了你,所以我猛吞良药。因为我不想再失去任何人。
还是要觉得庆幸,我康复了。
现在换你生病了。你躺在病床上,却不知道病因。我不是医生,但是我想喂下你这口良药。
希望你吞下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